日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把科技金融列為“五篇大文章”的首篇,既體現出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也賦予金融服務科技的新的歷史使命。
什么是科技金融?科技金融是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科技型企業的產品、服務和模式??萍际堑谝簧a力,無論是新興技術的研發,還是科技成果的轉化,或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都需要金融作為強有力支撐。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有助于促進科技創新活力釋放,助力核心技術突破,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推動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然而,科技型企業往往具有輕資產、高風險的特點,缺少抵押物,與傳統的信貸模式不匹配。同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研發資金投入大、技術轉化周期長,導致很多金融機構不敢貸、不愿貸??萍家M步,創新要加力,與之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也要不斷迭代升級。
把無形“技術流”變為有形“資金流”??萍夹推髽I以“人” 為中心,屬于技術密集型,難以提供金融機構認可的抵押品。一邊是科技型企業融資難,另一邊是金融機構不敢貸,那么金融該如何為創新主體助力?金融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就要找準科技與金融結合點。去年,安徽銀保監局指導推出“科創打分卡”評價模型,根據企業創始人團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商業模式、市場前景等科創要素量化打分、依檔歸類、標準授信,推動信貸融資向科創成果轉化前端延伸。金融機構應重點考察科創企業“技術流”因素,完善信用評價體系,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持續提高科技金融服務質效,將企業知識產權、人才梯隊等“科創軟實力”有效轉換為授信額度,更好滿足企業爬坡過坎、成長壯大的融資需求,破解企業“貸不到”“貸不夠”等難點痛點。
推動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雙向奔赴”??萍紕撔码x不開金融支持,金融創新也需要科技助力??萍夹推髽I融資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機制。一方面,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投入,發揮科技手段在緩解信息不對稱中的作用,使得數據信息更為準確且可追溯,確保金融機構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收集整合企業貸款記錄、消費記錄和支付信息等歷史數據,為金融機構和企業搭建溝通橋梁,有效解決金融服務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的難題,提高金融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應用于金融產業鏈,通過金融業務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創新業務模式、業務流程和金融產品,實現服務模式優化和功能邊界拓展,有效打破金融服務的時空、數量和成本制約,提高金融服務科技型企業的覆蓋范圍、效率和精確度。
科技創新成果的市場接受度往往是一個未知數,存在一定風險。金融在支持科技創新過程中,如何管理和防范可能面臨的風險,也是必須回答的重大課題。金融機構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加強對行業前景、競爭格局、商業模式的研究,完善相關風險評估框架、授信政策,以便更好把握市場機遇和防范風險??萍夹推髽I是金融的服務對象,同時科技型企業也要履行信息披露、接受市場監督的義務。職能部門堅守監管主責主業,守牢風險底線,不斷提升監管適應性、針對性,以更好的風險管理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順應經濟發展之變,適應科技創新之需。寫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努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徐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