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安徽》海外專版是安徽海外宣傳品牌陣地,由省政府新聞辦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海外傳播中心承辦。該專版旨在促進安徽與海外的交流合作,擴大安徽在海內外的影響力,提升安徽良好國際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安徽篇、傳播好中國聲音安徽版。
美國《僑報》、法國《歐洲時報》、俄羅斯《龍報》、希臘《中希時報》、澳大利亞《華廈商報》和印尼《國際日報》是美、歐、俄、澳等地區和國家發行量大、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華人主流傳媒。 自2005年以來,《魅力安徽》海外專版分別在上述海外華文媒體出版,每周一期,已刊發近3000期。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該專版已成為向海外華人展示安徽經濟、文化和改革發展新貌的重要窗口。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海外傳播中心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安徽商報社承辦,擁有專業化國際傳播團隊和多元化海外傳播渠道,專注于海外宣傳、媒體推廣、創意策劃等,以全媒體傳播體系全方位展示安徽形象、服務安徽發展。
宿州市以創新為“動力源”、以教育為“助力泵”、以產業為“發動機”
拓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
【僑報訊】智能化車間高速運轉,工業機器人作業不息,汽車零部件依次下線。日前,記者走進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泗縣經濟開發區的安徽中恒電噴系統有限公司,眼前是一派現代化生產場景。
“落戶泗縣以后,我們不斷提檔升級,積極搶占新能源汽車電子油泵和電子水泵市場?!痹摴旧a總監袁欣說,目前公司正開足馬力趕訂單,預計今年底,公司將交貨兩萬只產品。
近年來,泗縣聚力打造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積極對接整車制造企業及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全力突破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型、領軍型項目。目前,該產業園已入駐汽車零部件制造及相關配套企業74家,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企業9家,形成了涵蓋汽車電子、動力電池等環節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日前,該縣簽約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10個,總投資達13.98億元。
泗縣縣政府負責人表示,該縣將用足用好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向皖北地區延伸布局的政策機遇,努力打造有較高生產集中度、較高技術含量和總成配套能力強的泗縣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百億元產值。
在宿州市靈璧縣軸承產業園,只見山靈智能設備制造(安徽)有限公司10條新能源汽車電機軸承生產線正滿負荷生產,安徽宿德軸承有限公司年產1200萬套精密新能源汽車輪轂軸承生產線也進入試生產階段。
今年以來,靈璧縣瞄準“風光儲、充換放”六位一體新能源汽車補能裝備制造業,堅持招大引強,積極與新能源企業開展合作,深化與高??蒲性核献?,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產業體系。目前,該縣已有6家企業生產新能源汽車配套產品。今年1月至7月,靈璧縣新能源汽車“雙招雙引”項目錄入11個,擬投資金額達到103.5億元。
近年來,宿州市通過招商引資、積極培育,吸引了近百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落戶,在泗縣、蕭縣、靈璧縣、宿州市循環經濟示范園、宿州市經開區已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其中,泗縣汽車零部件市級戰新基地集群化發展成效顯著。2021年,泗縣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獲批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
今年8月,宿州市出臺《服務和融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8810”行動方案》,即加快實施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等8項重點行動,著力構建8個縣區、園區優勢互補的差異化發展格局,扎實推進具有重要區域影響力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建設工程等10大重點工程,集全市之力做大做強做精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9月26日,宿州市舉行皖北首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該研究院由宿州市人民政府和宿州學院聯合共建,旨在為宿州市乃至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成果轉化,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拓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
“宿州也猶如一輛奔馳的汽車,不斷跑出跨越趕超的加速度?!彼拗菔形瘯洍钴姳硎?,宿州市將以創新為“動力源”,讓“創新之火”越燒越旺;將以教育為“助力泵”,讓“教育之光”越照越亮;將以產業為“發動機”,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強鏈補鏈延鏈上做文章,助力企業把主業做強、把市場做大、把資本做活,讓“產業之林”越長越茂。 何雪峰
“皖美”亮相進博會
【僑報訊】黃浦江畔,“四葉草”再迎八方來客。11月5日,萬眾矚目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市拉開帷幕。本屆進博會安徽省積極參與,展品科技與人文交相輝映,徽風皖韻盡顯。
進博會是全球科技創新成果展示的重要平臺。本屆進博會,安徽省的前沿科技產品悉數亮相。來自科大訊飛的星火認知大模型、訊飛AI學習機等產品參加中國式現代化展館展示;科大創新院的量子通信(祖沖之號)、蕪湖市埃夫特公司智能機器人等產品參加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十周年展。
人文交流,生動描繪美美與共的文明畫卷。今年淮南市繼續組織企業參加第六屆進博會人文交流活動。豆腐傳統制作、壽州窯陶瓷文化、紫金硯、鳳臺烏瓷、淮南牛肉湯產品、壽州香草產品、淮南麻黃雞、顧橋陳醋釀造技藝等8個項目為參展觀眾帶來一場非遺盛宴。
前五屆進博會,安徽省累計組織超1萬家采購單位、3.43萬余名人員參會,累計采購成交金額99.87億美元、吸引投資超488億元,涵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本屆進博會,安徽省交易團注冊單位2416家,注冊人數7274人,將充分利用進博會平臺,促進貿易和投資,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展現安徽對外開放的信心和決心。
彭園園/文 徐旻昊/攝
“科技范”點亮“江淮糧倉”
【僑報訊】“麥種已選好,田也整好了,這兩天種子就下地!”田成方、林成網,在位于安徽省無為市蜀山鎮白湖村的糧食生產精耕細作示范點,水稻收完,種糧大戶鐘好就忙著選種、整地,為秋種做準備。
眼下正值“三秋”生產的關鍵期,安徽各地搶抓農時,在確保秋糧顆粒歸倉的同時,有序推進秋播秋種??萍假x能,給“新農人”帶來豐收的希望。
作為中國糧食主產省,安徽省堅持藏糧于技、藏糧于地,通過科技賦能護航糧食生產。全省今年創建125個精耕細作示范點,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助力打造“江淮糧倉”。
無為市科技特派員倪偉說:“無為毗鄰長江,我們以省級精耕細作示范點建設為契機,推廣高質高效綠色集成技術,發展綠色農業,保護好母親河長江。當地的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6%、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90%、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超60%?!?/p>
以信息化賦能現代農業,安徽省加快推進農業生產過程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自動化育秧流水線、水肥一體自動噴灌、溫濕度智能調控……位于安慶市宿松縣洲頭鄉的數字育秧中心內,油菜秧苗青翠欲滴,長勢喜人。數字育秧中心負責人張明正在做油菜移栽前的準備工作。
聚焦數字化與現代農業有機相融,安徽省加快“數字皖農”建設,以碭山、長豐、桐城等5個縣(市)數字鄉村試點以及種業、生豬、稻米、水產等8個農業細分行業產業互聯網建設為抓手,推進農業生產方式轉型。
在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連河村,千畝脆稈水稻示范田迎來豐收季。畝產650公斤稻谷加上畝產1.4噸的脆稈飼料,“一稻兩收、雙份收入”讓連河村的村民嘗到了科技豐產的甜頭。
科技與政策雙輪驅動,激活現代農業新引擎。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安徽省在種植端、加工端、市場端協同發力,加快農業生產方式綠色轉型,今年全省力爭實現綠色食品產業全產業鏈產值1.2萬億元,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王菲
安徽亳州香料“香”飄全球
【僑報訊】數千年前,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在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上互通有無、相知相交。
跨越時空,千百年后,“一帶一路”倡議讓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繼續攜手相伴、同舟逐夢。
安徽省亳州市,既是華佗故里,又是千年藥都。中藥材種植加工歷史源遠流長,中藥材調味料資源也是得天獨厚,形成了特色的香料市場,開啟了集群化、標準化、規范化發展之路,已成為中國重要的香料集散地。香料作為藥食同源的細分產業,也吸引了眾多商家參與。熊家香料行負責人熊路路便是其中之一。
十年前,26歲的熊路路從湖北老家趕赴亳州,開始了他的尋“香”之旅。最初,他售賣展示的樣品品種不足20個,如今,店里的香料品種已有50余個,包含10多個進口品種,主營白豆蔻、八角、黑胡椒、白胡椒等,每天前來采購的客商絡繹不絕,客戶群體遍布全國各地。
因為售賣的香料部分涉及到進口,熊路路對“一帶一路”倡議深有感觸?!白畛踅洜I香料時,采購國外品種時,我們只能去廣西玉林的香料市場從中間商手里買,基本上有啥買啥,沒有什么選擇的余地,感覺進口的門檻很高,過程很曲折。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展開,我們得以繞開中間商,直接線上與東南亞經銷商選品、采購,節省了很多成本和不必要的開支?!?/p>
“現在我要采購白豆蔻的話就直接和印尼經銷商聯系,從當地發貨,先走海運發集裝箱,到了國內玉林或廣州、青島港口辦理清關手續后,再安排陸運?!毙苈仿放e了一個例子,“而且隨著亳州香料產業的逐步完善,也有國外的經銷商到這里來。上個月,店里就來了個印度客商?!?/p>
近年來,為促進香料交易形成專業化、規?;氖袌?,亳州市依托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打造了神農谷國際香料專業市場,規劃建設了“一街(香料專營一條街)、一館(亳州國際香料谷)、一園區(神農谷香料加工產業園區)”,聚集了世界香料產業資源。
據了解,香料專業市場開展進口香辛料、小商品的跨境貿易業務,打造以香料品類為主、進口商品經營為輔,線下交易與電商平臺、網絡直播相結合的國際化交易場館。通過設立數字化海外倉與源頭企業合作,建立東南亞、南亞、南美等地區便捷的規模貿易進口通道,服務廣大下游企業,目前已建立越南、老撾、柬埔寨及印度海外倉。
同時,還上線運營了中國首家香料產業互聯網交易平臺——香料谷國際香料網,實現了線上線下全方位發展,加速推進了亳州香料產業的發展,助力亳州香料“香”遍全球。 劉曉然